外電8月25日消息,在經過數月的銷往亞洲地區俄羅斯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增加后,俄羅斯石油目前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媒體報道稱,俄羅斯銷往印度的原油數量出現3月以來首次減少,該國在亞洲的受歡迎程度可能出現逆轉的初步跡象正在顯現。
據報道,印度煉油廠從俄羅斯主要競爭對手--沙特增加了更多的油企供應,因隨著需求強勁導致俄羅斯石油價格上漲,沙特阿美的定價策略使其原油更具有吸引力。在印度7月自沙特進口原油增加的同時,沙特也在增加供應。
行業報告顯示,印度7月自俄羅斯進口石油877,400桶/日,較6月下滑7.3%。對于印度來說,伊拉克仍是最大的供應國,其次為俄羅斯。
作為全球第三大原油進口國兼消費國,印度7月原油進口環比減少3.2%。7月進口總量約為463萬桶/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該國煉油廠8月有計劃內維護。
報告同樣指出,沙特7月向該國供應824,700桶/日(占比為25.6%)石油,為三個月來最高水平。這一變化背后的可能驅動因素之一是,沙特阿美調降6月和7月的官方售價。多數印度煉油廠和沙特簽訂有期合同,他們可以小幅調整進口數量,但不能大幅削減。
上個月,印度從中東進口原油總量略有減少。主要來自伊拉克,7月從該國進口減少9.3%,令伊拉克的出口數量在10個月內首次低于100萬桶/日。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石油進口仍然搶救,主要是印度對俄羅斯ESPO等級原油需求強勁,同時給西非生產商帶來壓力。
在接下來的數月內,所有的目光都將集中在印度,因要求該國改變親俄石油政策的國際壓力越來越大。拜登政府的做法非常慎重,其向印度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其盡量減少對俄羅斯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歐洲國家似乎在效仿美國,試圖說服印度擺脫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
然而,印度政府的第一反應表明,由于大多數政策擔心能源和食品價格高昂,因此并沒有真正愿意順從這種壓力。
與此同時,沙特正在緩慢進入亞洲市場。盡管沙特并未表現出任何重新奪回亞洲市場份額的真正的決心,但該國總是渴望擊敗競爭對手。通過將6月的官方產量提高21.8萬桶/日,達到879萬桶/日后,沙特正在慢慢向其他國家施加壓力。今年6月,沙特石油出口同比增長20.1%或147萬桶/日。沙特6月原油出口較上月增加14.6萬桶,至720萬桶/日。總產量增加并不意味著全面增產,因沙特6月石油庫存(原油和成品油)下降了101萬桶/日,盡管和剩余的2.347億桶相比,降幅相對較小。
未來數月內,市場將不僅關注印度的石油進口策略,也關注OPEC內部有關市場份額的沖突。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外媒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