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天然橡膠價格暴漲至3年零7個月以來新高。主要原因是隨著最大消費國中國的汽車生產恢復,輪胎需求復蘇。此外,由于多個國家新冠疫情反彈,醫(yī)用手套的需求也在增加。
與此同時,在天然橡膠的主要產地東南亞,受天氣異常和勞動力短缺的影響,供應明顯不足。泰國的反政府抗議活動也成為風險因素,行情或將維持堅挺走勢。
大阪交易所天然橡膠期貨(RSS)的遠期交割合約10月28日漲至每公斤274.3日元,與近期低點的9月上旬相比上漲56%,創(chuàng)下自2017年3月上旬以來新高。近期合約達到305日元。1年前曾比遠期合約低20日元左右,但8月發(fā)生逆轉。顯示出目前的供應短缺跡象突出。
上海市場的橡膠期貨也漲至每噸約1.65萬元,處于3年來的新高。
推動力是占天然橡膠消費約4成的中國的輪胎需求復蘇。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統(tǒng)計顯示,9月新車銷量同比增長12.8%,連續(xù)6個月高于上年。受此推動,法國米其林的調查顯示,9月的新車輪胎需求也增加了4%。
在中國,基礎設施投資也很旺盛,“隨著物流趨于活躍,卡車輪胎的需求也在復蘇”,住友橡膠工業(yè)表示。中國還在本國生產天然橡膠,但今后將進入減產期,因此預計進口進一步增加。
此外,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醫(yī)用手套需求增加,這也將推高行情。馬來西亞橡膠手套制造商協(xié)會(MARGMA)認為,2020年的需求將比2019年增加11%,達到3300億只。日本國內企業(yè)也表示“今年計劃使產量比往年增加3成”。
另一方面,在產量占7成的東南亞,天氣異常導致的橡膠樹汁液的采集遲緩,供應風險令人擔憂。越南的天然橡膠銷售公司VRG Japan Rubber Export的董事長波班譚(音譯)表示,“由于最近數(shù)個月的暴風和大雨,盡管現(xiàn)在正是增產期,但生產仍在下降”。
此外,勞動力短缺也很嚴重。在最大生產國泰國北部的農場,由于疫情影響,承擔大部分采集作業(yè)的老撾和柬埔寨工人入境受阻,生產正受到影響。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shù)據(jù)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金融界)
把握現(xiàn)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xiàn)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xiàn)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yè)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