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早盤提示(農產品版塊)
油脂:★☆☆(供需存差異 暫時震蕩)
昨天,BMD毛棕探底回升。12月合約上漲0.26%,報收3878林吉特/噸。雖然昨日美元指數走弱,原油等大宗商品也是偏弱運行,但昨日CBOT豆油盤面表現強勢,CBOT豆油午后震蕩回升,12月合約上漲2.16%,報收66.7美分/磅,日線暫時維持區間震蕩。10月仍是國際棕櫚油增產高峰期,印尼棕櫚油供需充裕、庫存壓力預期大幅緩解,但馬棕庫存仍趨繼續回升,中期國際棕櫚油基本面無利多驅動。短期,關注印尼零levy政策延長能否兌現。國內方面,昨天國內商品普跌,油脂跟隨下挫,粕類更弱。國內豆油10月供需非常緊張,華東一級豆油現貨基差仍在01+1900元/噸左右。上周大豆壓榨量依舊偏低,豆油最新庫存下降,中短期仍有小幅下行空間。美國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影響美灣大豆發運,短期仍無改善跡象,國內11、12月大豆預估到港量或需下調。短期,美灣地區將有降雨,近兩日Y11-1價差及Y15大跌;國內華東三級菜油現貨報01+2650元/噸。當前國內進口菜油供需非常緊張,11月進口將顯著增加。但考慮四季度儲備菜油輪入需求,年底沿海進口菜油庫存或30-40萬噸;國內棕櫚油上周庫存繼續大幅增加,已回升至60萬噸以上。國內外供需看,棕櫚油仍將是三個油脂中的偏弱品種,預計底部區間震蕩,豆油及菜油仍顯偏強。操作上,棕油暫觀望。Y15回調企穩仍可嘗試做多。
花生:★☆☆(需求提振不強?短期有所走弱)
昨天,國內花生盤面低開低走,減倉下跌,1月合約下跌1.98%,報收10864元/噸,日線跌破前期頂部震蕩小區間。昨日,國內花生產區河南及山東現貨價格繼續平穩,東北整體需求有限,加之產區水分偏高,部分地區花生價格小幅回落0.05-0.10元/斤。河北產區需求有限,市場接受度偏低,下調0.1元/。昨日,部分油廠收購價有下調,新鄉魯花及費縣中糧43%含油花生價格下調100元/噸。油廠到貨量穩定,整體較為有限。昨天部分山東花生油價格再度上調至18000元/噸。但油廠成交暫無明顯好轉。產區供應量陸續增加,但大油廠并未全面入市,價格上行缺乏支撐。短期可能延續高位震蕩或偏弱走勢。
紙漿:★☆☆(供應回升,預期價格震蕩偏弱)
2022年9-10月國際針葉漿發運量同比回升,后期進口將增加。成本支撐相對偏強。期貨倉單持續減少。近期生活用紙價格持穩,文化紙價格持穩。下游開工方面,生活紙開工下降,雙膠紙開工上升,銅版紙開工上升。近期青島、常熟、高欄、天津和保定地區木漿總庫存增加。供應回升,預期價格震蕩偏弱。
豆粕;★☆☆;(內強外弱)
隔夜美豆11月收于1384,漲0.02%。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周度出口檢驗報告顯示,截至10月13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從一周前的976,877噸增加到188萬噸,幾乎翻了一番,但落后于上年同期的近250萬噸。報告顯示,在截至10月13日的一周內,美國向中國裝運了近135萬噸美國大豆。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的數據顯示,9月份美國大豆壓榨量降至一年來的最低水平,且未達到大多數分析師的預期,而豆油庫存降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9月份NOPA的會員壓榨了1.58109億蒲大豆,較8月份的1.65538億蒲減少4.5%,但是比2021年9月份的1.538億蒲增長2.8%。根據美國全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最新72小時累積降水云圖顯示,本周二至周五期間五大湖區以外幾乎沒有降雨。未來8至14天的氣象預測顯示,在10月24日至10月30日期間,中西部和大平原地區將會恢復季節性多雨天氣,而東半部的溫度可能高于正常水平。農業咨詢機構AgRural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上周巴西農民加快了大豆播種步伐。截至上周四,大豆播種工作完成了24%,高于一周前的10%,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22%。
盡管10月供需報告是利多的,當前美豆自身的基本面仍是偏空的,并已經體現在了盤面上。但若落實到國內粕類市場上,內外盤可能仍是一個撕裂的局面。節前粕類強勢正套表現主要來源于到港進度慢,從10月到港量不足延續到11月壓榨量可能仍然不足。而近期中國對于美豆的買船仍然較為克制,從未來國內大豆的買船、到港計劃來看,并沒有太大改觀。況且從匯率角度來看,美指再度走強,人民幣匯率起碼仍是一個高位震蕩局面,美豆雖然回落,但匯率因素部分沖抵,對于國內粕類來說,成本端仍有較強支撐。此外,近日國內生豬現貨價再度大漲,對于下游養殖戶及二次育肥戶來說,豬價漲意味著對于飼料高價的容忍度也在抬升。我們認為,粕類仍將暫時維持高位震蕩的走勢。
生豬;★☆☆;(回調幅度有限)
近兩周生豬現貨價格大幅上漲,帶動節后連盤跳高開盤,接連上行,但盤面漲幅仍不及現貨,基差持續走強。生豬現貨價格上漲主因二次育肥熱情高漲,搶占豬源擠壓供給,據某分析機構數據顯示,二次育肥分流出欄比例為20%左右。天氣轉涼,利好大肥消費,大肥偏強運行,價格明顯高于標豬,市場壓欄現象普遍,出欄體重繼續增加,同時養殖利潤也在大幅攀升,自繁自養及外購仔豬的養殖利潤均在1200元/頭左右。但屠宰企業開始虧損,壓欄及二次育肥現象普遍,加大屠企收購難度,收購成本增加,而下游對高價豬肉接受意愿偏低,進而壓縮屠企利潤。四季度淹臘季需求旺季提振現階段壓欄及二次育肥熱情,但也相應增加了1-2個月后的豬肉供應,現貨端預計在本輪二次育肥生豬釋放前,價格走勢仍堅挺,而盤面主力合約對應本輪二次育肥釋放后的階段,盤面上行動力預計階段性難及現貨。預計盤面仍高位運行為主,此外關注政策調控力度。
玉米:★☆☆(東北新季上市延期,提振連盤)
隔夜美盤基準合約收低0.9%,美國農業部盤后發布的作物周報顯示,截至10月16日,美國玉米收割完成45%,略低于市場預測,但高于五年平均水平40%。最近美農發布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0月6日的一周,美國玉米出口凈銷售總量為26.07萬噸,其中2022/23年度的玉米凈銷售量為200,200噸,2023/24年度凈銷售量為60,500噸。該數字再次低于市場預期。短期來看,單產下降、收割偏慢及運費增加,對美玉米支撐較強,不過美玉米正值收獲上市階段,且高價亦影響其出口需求,疊加宏觀經濟衰退擔憂加劇,黑海出口前景擔憂擾動,預計將限制其價格漲幅。國內方面,華北地區近期基層購銷活躍,價格有所下調。東北地區近日多地降雪天氣,影響收割,預計將進一步推遲當地糧源上市供應時間,支撐糧價,近日北港玉米收購價累計上調約50元/噸,但產地糧源暫時仍無集港價格優勢,深加工企業收購報價仍據當地報價高點,鎖定糧源。部分地區糧庫啟動輪換收購,收購主體增加,種植戶挺價意愿比較堅決,疊加企業庫存低位,補庫需求預期增加,預計仍將對現貨玉米價格存較強支撐。東北新作上市延期預期升溫,進一步推動連盤上行,目前連盤主力合約已創近三個月新高,盤面價格再次回到相對合理的價格中樞水平,預計在東北新作批量上市供應前盤面價格相對堅挺,但現階段點位追多風險逐步增加,且此后在季節性壓力下盤面在節奏上預計存一定幅度的回調風險,上市延期加上今年農歷新年較早,可供基層節前售糧變現時間縮短,因而在前期利多兌現后,盤面將接受供應壓力測試,以及驗證企業和貿易環節的采購力度,且近日外媒消息稱,我國可能最早從12月開始從巴西進口玉米,因而年底前巴西玉米進口利空因素亦有望炒作。11月和12月仍有兩次美聯儲議息會議,后續美聯儲大幅加息預期仍較高,年底前外圍市場偏空影響因素擾動可能增加。但另一方面,今年玉米種植成本漲幅較大,基層惜售情緒明顯增加,供應壓力亦存在后移風險,進而繼續推升上市前半程玉米價格,因此后續將重點關注基層售糧節奏。短期來看盤面在東北集中上市前走勢仍將維持堅挺,前期多單建議可擇時逢高減倉,關注集中上市階段基層售糧進度,短期思路仍相對偏多,暫不建議做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