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2020年PE市場年度走勢分析
由于2020年較為特殊,在世界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大宗品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定影響。還有新版限塑令的公布、防控物資需求暴增、新增產能投放、國際原油跌出負數等一系列事件,塑料產品均收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此環境下,2020年PE市場走勢呈前低后高格局,上半年低價頻出,下半年連續攀升,聚乙烯現貨三大品種全年均有上漲。
據生意社數據監測,華東地區LLDPE(7042)1月1日出廠均價在7350.00元/噸,12月31日均價在7883.33元/噸,2020年漲幅為7.26%。華東地區LDPE(2426H) 1月1日出廠均價在8012.50元/噸,12月31日均價在11125.00元/噸,2020年漲幅為38.85%。華東地區HDPE(5000S) 1月1日出廠均價在7916.67元/噸,12月31日均價在8166.67元/噸,2020年漲幅為3.16%。
通過數據可以發現,雖然聚乙烯三大品種整體均有上漲,但LDPE漲勢亮眼,HDPE行情相對較弱,品種之間出現較大差距。對比發現,上半年三大品種差距并不明顯,下半年開始出現不同。下面具體來看:
第一季度初,國內PE市場并未延續19年底的跌勢影響,行情止跌回穩。隨后,世界公共衛生事件出現,我國多地出現防護用品供應緊俏的情況,PE作為醫用塑料的主要材料,行情和供需備受關注。作為一種常用于塑料袋以及作為復合袋的包裝材料,于此次防控工作中暫時并未出現缺貨。價格受此事件影響也不明顯,根據生意社監測的PE拉絲級材料數據顯示,春節期間聚乙烯三大品種LLDPE、LDPE、HDPE均走勢平穩。但由于假期影響,石化庫存大幅增加,下游延期開工,需求不足。且線性期貨及國際原油走勢偏弱,在一定程度上打壓業者信心,行情下跌為主。
隨著第二季度的到來,季初PE現貨行情便出現大漲大跌。4月13日,聚丙烯(PP)指數呈垂直上升漲勢。國內石化大廠出廠價越級式調漲,貿易商不時作廢報價重新漲價。國內聚丙烯市場現貨價格瘋漲,聚丙烯一時間奇貨可居。聚乙烯受此影響,跟漲為主。但市場缺乏實質性利好,短短幾天便迎來理性回調。此階段部分裝置逐步進入檢修季,隨之市場也進入了需求淡季,供應減小的程度遠不及需求下降的程度。但受國際原油上漲影響及期貨強勁支撐,市場并未如期下行,反而漲價為主。部分石化調漲出廠價,商家在高成本支撐下,原料價格走高。伴隨著第三季度的到來,棚膜需求轉好,市場人士開始提前備貨,促使價格呈上漲姿態。
三季度,塑料行情的旺季到來,傳統備貨期已至,但由于下游操作模式多有改變,廠家采購偏理性,旺季效應并不明顯,但8月末,LDPE市場因貨源緊缺的因素而大幅上調出廠價格,高壓品種月內漲幅在9.99%,迎來2020年以來高點。而LLDPE和HDPE市場則受此利好跟漲為主。當前下游需求逐漸好轉,廠家訂單量增多,現貨各地市場整體交投氣氛呈提升狀態,漲勢持續到9月中旬。三季度LDPE上漲幅度較大,達20.74%。
四季度的聚乙烯行情表現可圈可點。十月份是農膜需求旺季,且雙節前后下游存補貨需求,市場成交氛圍較好,價格上行為主。高壓市場受貨源偏緊影響,價格見好就漲。隨后,茂名石化裝置檢修消息傳出,LDPE市場再次跟風上行,價格連創年內新高。進入12月行情出現回落,下游工廠多受環保限電限產影響,接受能力不強,以按需補入為主,入市熱情一般,市場成交氛圍略顯清淡,市場供需矛盾突出。石化企業繼續下調出廠價格,市場貨源成本支撐較弱,且期貨市場連續下跌,打壓市場心態,商家心態悲觀,隨行就市為主,價格整體下滑。
后市預測:2020年聚乙烯震蕩頻繁,年末行情有所回落,僅高壓價格較顯堅挺,線性及低壓市場弱勢為主,尤其低壓品種,年底與年初價格相差不多,受到經濟偏弱的大環境下,需求旺季不旺,訂單不及往年,且投產較為集中,漲幅并不明顯。生意社聚乙烯分析師認為2021年聚乙烯整體行情或好于今年,但世界公共衛生事件出現反復以及不確定性,市場供需矛盾仍存,2021年走勢仍顯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