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大宗商品上行周期開啟 能源煉化板塊齊發力
春節過后,大宗商品市場迎來了超級上漲周期,以原油為源頭的能源、化工、塑料,以及金屬等多板塊輪番上漲,一方面,全球疫情影響逐漸減弱,感染以及死亡人數大幅下降,為經濟快速復蘇掃清了障礙。一方面,拜登政府1.9萬億的經濟刺激措施落地在即,美聯儲貨幣政策大概率繼續寬松,市場通脹預期下,市場迎來商品周期。
大宗商品多點齊發,原油首當其沖,功不可沒。自春節前,進入2月份以后,國際原油期貨持續上漲,截止到2月25日,WTI、布倫特原油漲幅均超20%,目前國際油價已經行至近13個月的新高。油價連續飆漲,宏觀層面有美元貶值的壓力,以及美國政府經濟措施的刺激。微觀層面,供應端: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持續不遺余力的限產政策以及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連續數周下降,這些都為油價上漲鋪平了道路。需求端,一方面受疫情背景下,疫苗接種推進,經濟復蘇預期持續升溫影響。
油價的上漲帶動了能源板塊回暖,尤其是煉化板塊直接受益,據生意社監測,2月1日-25日時間段內,燃料油(14.35%)、柴油(14.94%)、汽油(15.32%)、石腦油(14.62%)、瀝青(17.26%)、石油焦(17.15%)漲幅凸出。
生意社監測,2月25日地煉指數為810點,較月初上升了88點,較周期內最高點1127點(2012-03-27)下降了28.13%,較2016年08月03日最低點497點上漲了62.98%。(注:周期指2011-12-01至今)
受美國極寒天氣影響,煉廠開工率急速下降,2月15日當周美國原油日產量減少110萬桶,為歷史最大降幅,加劇了短期能源供應短缺。成本端強勁驅動下,瀝青、燃油、石油焦等產品持續發力。
瀝青本就供需壓力不大,雖是冬季需求淡季,但國內煉廠瀝青開工率階段性將跌至低位水平,瀝青自身供需面矛盾暫時不突出。這位價格上漲提供了先決條件。但隨著近期瀝青開工率提升,而瀝青需求仍未徹底擺脫弱勢,煉廠及社會庫存均可能持續累積,生意社認為,后期瀝青可能上漲遇阻。
國際油價持續攀升給燃料油帶來成本支撐,另外,伴隨著全球航運需求回暖,燃料油預期升溫,未來船舶燃料需求增長前景給燃料油帶來上漲預期。生意社預計燃料油近期易漲難跌。
國內成品油調價已然“七連漲”落地,國際原油成本拉動,美國和中國庫存均出現下降。成本和供應都趨向利好。另外,需求也在啟動,原本各地提倡就地過年,國內疫情控制效果非常好,終端市場消費情況遠好于預期。
柴油方面,春節后,各地陸續開工,工程、基建、運輸等行業柴油需求不斷走高,加上近期原油價格大漲,終端單位補貨、囤貨需求增加,市場需求向好。國際原油價格大漲、終端需求提升共同拉升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行。
春節前開始,山東地煉企業降負荷生產,截止2月22日常減壓裝置平均開工負荷由節前73%左右降至為70%左右,煉廠開工負荷下滑,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稍有減少,對成品油價格上行起到助推作用。生意社認為,國內成品油市場看漲熱情或將減退,同時節后煉廠開工率也將陸續回升,市場供需緊張的情況得到緩解,預計近期成品油價格漲勢減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