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疫情背景下 2020國際油價跌宕起伏
2020年是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年,這即將過去的一年里,世界經歷了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的沖擊,全球經濟遭到重創;以及歐美、亞洲等經濟體紛紛出臺經濟援助計劃,同樣這一年也是經濟艱難復蘇的一年。國際原油表現跌宕起伏,我們同樣見證了歐佩克(OPEC)+談判破裂、超規模減產、“負油價”,以及鬧劇百出的美國大選等諸多歷史時刻。從生意社2018、2019和2020年近三年的價格對比圖來看,2020年原油市場是最艱難的一年。
下面我們首先回顧一下2020年原油市場走勢
綜合來看,生意社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12月24日,WTI原油從年初的61.68美元/桶跌到48.23美元/桶,跌幅21.81%,布倫特原油從年初的68.44美元/桶跌到51.34美元/桶,跌幅24.99%。
自從年初爆發疫情以來,油價就迅速進入了下行通道,起初市場因擔心中國燃料需求下降及經濟受到抑制,1月20日到1月31日這段時間,布倫特原油由65.20美元/桶下跌到56.62美元/桶,跌幅為8.58美元/桶(13.2%)。WTI原油由58.38美元/桶跌至51.56美元/桶,跌幅為6.82美元/桶(11.7%),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以及OPEC+的減產,油價經歷了短暫的反彈。但好景不長,3月,歐佩克+減產協議談判破裂,俄羅斯和沙特大打價格戰,沙特發聲明大規模增產以獲取更多市場份額,雙方角力,意圖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油價暴跌,WTI從3月初的47美元跌到月底的20美元,跌幅超36%。
但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燃料需求銳減,油價仍處在下行通道。隨后OPEC+達成了大規模減產的協議,OPEC+準備于5月及6月聯合減產970萬桶/日。然而起初市場并沒有做出正向反饋。反而,受需求驟降、美國頁巖油增產,以及美國儲油能力達到瓶頸,尤其是庫欣地區接近滿負荷,引發了今年最受矚目的事件之一——WTI交割月合約跌至-37美元的“負油價”事件。
5月以后,OPEC+進入超規模減產期,疊加疫情好轉,需求有所恢復,國際油價開始攀升,在5-6月的OPEC+的超規模減產期內,WTI反彈幅度近100%,從5月初19美元漲到6月末的38美元。
下半年,雖然疫情仍在發酵,但經濟繼續復蘇,油價進入相對平穩階段,7月OPEC+延長了一個月的超規模減產(970萬桶),減產規模從8月開始降至770萬桶/日。從7月到10月,油價始終漲漲跌跌,區間震蕩為主。就連8、9的墨西哥灣颶風影響,以及美國大選層出不窮的鬧劇,也沒有給油價再帶來如OPEC+談判破裂、WTI負油價類似的劇烈震蕩。
11月份后,新冠疫苗有了重大突破,油價開啟上行通道,疊加12月份初OPEC+達成減產協議也向油市釋放了積極信號,即2021年1月OPEC+將“增產”50萬桶/日,由于增產幅度較小,也給未來不確定的原油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12月10日,布倫特原油一度升破50美元關口,一度創下近8個月高點。截止12月28日,油價依然在50美元附近徘徊。
2021年展望
疫苗和疫情博弈需求持續恢復
2020年疫情一直存在,目前來看,2021年世界經濟可能仍將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雖然疫苗取得了重大突破,且進入接種的流程,但目前疫情還有諸多變數,比如目前受感染人群仍只增不減,歐美多國目前仍實施限制措施,毒株變種也給疫苗帶來新的挑戰。而2021年左右油價最重要的因素,仍是需求。最近,OPEC再次下調了2021年石油需求預期,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全球石油需求在2021年的反彈速度將比此前預期的要慢,其最近的月度報告顯示,明年的需求將增加590萬桶/天,至9589萬桶/天。這一增長預期比一個月前的預期低了35萬桶/天。需求的復蘇任重而道遠。
中國需求邊際效益遞減
關于中國原油需求增長可能會放緩,2020以來,中國原油需求也遭到疫情重創,防控得當,4月份以后,原油消費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由于油價持續低位,中國原油進口量只增不減,有機構預計,中國2020年原油進口量有望超過5.50億噸(1101萬桶/日)甚至更多,比2019年已經創下紀錄的1016萬桶/日原油進口量增長8.3%。但原油進口的增長也使得國內原油庫存大幅增長,而且伴隨的是煉廠效率的下降,開工率持續下滑,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國內成品油消費表現不佳,數據顯示:2020年前10個月成品油累計表觀消費量(汽、柴、煤合計)在2.4億噸,同比下降7.2%。預計2021年,中國原油庫存量可能會繼續增長,需求會繼續復蘇,但增幅可能會放緩。
供應方面
2021年供應也存在一定風險和變數,風險在于中東產油國地緣政治風險、美國頁巖油和利比亞增產的風險,以及美國對伊朗的政策的風險等。變數則存在于OPEC+這一松散組織的減產協議實施的問題,以及后期減產政策延續與否的問題。
OPEC+大概率減產協議穩定執行
總體來看,大概率OPEC+可能仍會實施漸進式收縮減產規模的政策,且OPEC+應該會根據全球燃料需求復蘇的情況而適時調整政策。2021年1月起,OPEC+將減產規模自770萬桶/日降至720萬桶/日,增加50萬桶/日,另外,每月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適時調整減產規模,每月調整不超過50萬桶/日。從目前的政策來看,應該會相對溫和,對市場的影響偏向正向積極作用。但也不排除有成員消極減產的負面作用。
美國頁巖油或繼續增長 增加供應風險
美國頁巖油方面,由于2020年下半年油價重拾升勢,頁巖油投資意愿增強,頁巖油活躍鉆機持續攀升,貝克休斯數據顯示,截止到12月18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鉆機數量增加至264座,已經是連續五周上升,且完井規模也有提升,而且目前市場普遍仍看好2021年經濟繼續復蘇,燃料需求好轉,油價仍可能繼續回升,可能會刺激更多企業對庫存井進行完井的意愿,以及增加活躍鉆機的意愿,從而,美國原油產量可能會增加,對市場形成一定沖擊。但從拜登所在的民主黨的執政政策來看,可能在環保上更重視清潔能源的發展,限制有污染類的能源,由于此前頁巖油企業遭到疫情重創,特朗普執政期并沒有嚴格遵守排放標準,如果明年制定新的排放標準,會抬升頁巖油企業的成本,也會打壓一部分需求。但就目前美國經濟情況來看,至少上半年不會執行新的標準。但長遠來看,頁巖油的投資可能會受到民主黨政策的限制。
地緣政治風險長期存在
另外,中東地緣風險仍存在,近兩年中東油田襲擊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現在無人機設備炸彈襲擊成本低,操控性方便,也帶來了更大的風險。不過這只能成為短期的影響。關于美國對伊朗核武政策方面,目前不是十分明朗,伊核危機能否解除也不是一日之功,可能還要很長的路要走,中短期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不會撤銷,伊朗的供應風險中短期基本是可控的。但長期來看,伊朗包括委內瑞拉仍是供應的最大風險點,如果美國政策出現轉機,市場供應壓力增加會非常明顯。
綜合來看,2021年經濟仍是持續復蘇的一年,全球貨幣寬松的環境不會被打破,疫苗投入使用也會進一步沖淡疫情的負面影響。另外,OPEC+減產政策應該仍是偏向積極作用,美國頁巖油有望再度增長,沙特、俄羅斯和美國仍是供應端相互博弈的三角,由于需求復蘇的進程當中,全球油市仍延續去庫存過程,大概率油價會繼續上行,但需求的不確定性和供應的風險可能會限制上行的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