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5月鋼價或震蕩小漲
經過了3月份的“穩中下跌”行情,4月份的國內鋼價整體呈現出“先漲后跌”走勢。國內經濟的逐步復蘇,國家紅利政策的刺激下,鋼價雖有近半個月的反彈漲勢,但隨著現貨市場去庫存速率的減緩,實際需求成交的放緩,以及期貨市場的弱勢運行下,鋼價在4月后半月再次下跌,價格水平幾乎回到月初水平。

據生意社監測,4月28日生意社鋼鐵指數為858點,較周期內最高點1065點(2017-12-05)下降了19.44%,較2015年12月20日最低點493點上漲了74.04%。(注:周期指2011-12-01至今)較4月初僅下跌0.69%,月內最大振幅1.05%。整體來看4月國內鋼鐵行業寬幅震蕩為主。
鐵礦石:供需緊平衡,價格繼續堅挺。

4月國內進口礦市場價格呈現“先漲后穩”行情,整體波動明顯小于3月市場。一方面是由于港口庫存雖然繼續下降,但幅度明顯收縮,且4月份庫存水平基本保持穩定,周平均在11591.7萬噸。因此市場庫存低位相對低位運行,支撐礦價。

另一方面,下游鋼廠復工復產繼續加速,開工率明顯回升,使得礦石需求較之前只增不減,且4月份周平均開工率基本保持在79%以上。因此開工率保持相對高位運行,進而亦支撐礦價。

綜合來看,國內進口礦市場呈現“供需緊平衡”態勢,整體價格堅挺為主。截至4月28日,澳洲62%PB粉礦港口車板均價在662元/濕噸,巴西63.5%粗粉價格在720.12元/濕噸,62%印粉價格在613.67元/濕噸,分別較4月初上漲2.37%,4.33%以及1.91%。
鋼材:基本面供大于求,價格先漲后跌。
4月份鋼價“先漲后跌”,整體表現明顯好于3月。但成交好轉帶來的漲價行情,卻被整體市場的看空心態給完美打壓,鋼價緩慢下跌。
從供應面看,截至4月24日,全國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80.49%,周環比持平,同比降2.67%,連續9周回升;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80.59%,周環比增0.61%,同比降2.96%,連續8周回升;日均鐵水產量225.36萬噸,周環比增1.72萬噸,同比降8.27萬噸,亦連續8周回升。且三者數據均創下近3個月以來的新高水平,說明鋼廠生產積極性不減,市場供應壓力繼續增加。且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各家鋼企紛紛發布一季度喜報,慶賀“增產增效”,復工成果卓越。但這也意味著在4月高開工率下,4月的鋼材產量亦會繼續增加。
3月馬鋼特鋼產量創新高; |
3月攀鋼百米鋼軌創月產紀錄; |
3月份天鐵公司熱軋卷產量突創歷史新高; |
一季度水鋼公司創出全系列增產增效好水平; |
鞍鋼股份大型廠小型分廠一季度成材率指標突破101%; |
寧鋼煉鋼廠一季度煉鋼產量達108.6萬噸,創歷史最好水平; |
中天鋼鐵一季度電爐產量同比增長23.89%,創歷史最好水平; |
首鋼京唐公司3月煉鐵部創雙爐月產歷史紀錄,2230酸軋產線創出月產新紀錄; |
山鋼集團一季度累計生產鐵?鋼?材同比分別增長27.12%?28.58%?28.52%; |
從庫存面看,截至4月28日,全國五大鋼材社會庫存在2020.05萬噸,雖然連續下降6周,但整體水平較2020年年初依舊大幅回升,庫存壓力依舊較大。
?

從需求面看,數據顯示,以市場上現貨最多的建筑鋼材為例,4月份的周平均與月平均的日成交量明顯均高于3月份。且月均日成交量要高出6.3萬噸,一個月就近190萬噸。而截至4月24日,建筑鋼材的社會庫存量為1860.7萬噸。月消耗量僅為10%。看似成交好轉,但市場去庫存化速率依舊較慢,繼續拖累鋼價漲勢。

綜上所述,生意社分析師何杭生認為,目前國內鋼鐵行業整體供應壓力依舊較大,其中鋼廠生產積極性不減,以及市場去庫存速率較慢,是當前鋼市最大的利空因素。雖然市場成交已經在逐漸好轉,國家新老基建項目齊齊發力,促進鋼材消費,但在市場利潤驅使下(據不完全統計,截止4月27日,已有14家上市鋼企公布2020年一季度報告,合計實現凈利潤30.74億元。其中,有13家鋼企凈利潤實現增長,僅1家由盈轉虧。),以及國家紅利政策下(降息,減稅,補貼等),鋼廠減產意愿或有,但挺價生產意愿更強。而按照此前的預測,延后的市場需求在4月已經初現端倪,5月雖為傳統淡季,但高速率復工背景以及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好轉帶來的出口市場復蘇或會在五六月份出現。因此預計鋼價二季度或依舊能迎來全面回漲行情。預計5月鋼價震蕩小漲,6月復蘇漲勢。生意社鋼鐵指數運行區間在850-900點。








